“低空经济”近来一直是高热词,正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则为它再添一把火。近300家全球展商中,有一家“跨界起飞”的头部公司,让人感觉“一眼特别”。作为轨道交通智控领域的领军企业、上海的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早已在“地面”证明了实力,而今,其业务线拓展到低空,“升维”成立体。在本次博览会上,卡斯柯第一次对外系统呈现了“低空智能管控系统”与“无人机AI巡检系统”等解决方案,将他们高效管理高铁轨交的创新能力用于打造“天空之城”。
研究显示,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25年底达到1.5万亿元,安全高效的空域管理成为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关切。某种意义上,天空固然辽阔,各种飞行器看似能相安无事,但可以想象,“万亿蓝海”在将来势必会引发海量的飞行器竞相升空,要做好空中的交通组织并不容易。
轨交智控领域,卡斯柯是本土企业标杆。地铁方面,他们研发的CBTC系统已在约30个城市开通了百余条线路,总里程达3200多公里;在国铁领域,卡斯柯的技术和服务更覆盖了180多条高铁、数万公里线路。在他们看来,轨道交通与低空飞行,两者在运行控制、安全管理、资源调度上存在技术共性;发展低空经济,同样可以借鉴地面经验,在空中编织一张三维立体的高铁网或地铁网,管控好不同大类、不同型号的无人机,包括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,让它们各行其道。对乘客而言,这样一张由技术和管理撑起的网络,是营造安全、高效、便捷、舒适的飞行体验的基础;对企业、地方乃至国家来说,此举也可以将有限的低空资源用足用好,充分释放价值。
基于近40年轨道交通智控技术积累,卡斯柯正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移植至低空场景,尤其是大规模高密度交通流组织、动态路径规划、实时资源分配等,以此研发出低空智能管控系统。该系统以轨交行业的“移动闭塞”理念,让不同速度的飞行器有序运行在不同的飞行层,通过速差分层管理,形成类似安全罩的包络,实现飞行器动态距离安全保护。本质上,就是将飞行器和相关路径立体化,构建了覆盖“计划-调度-监视-运维”的全流程管控体系,从而为实现“万点起飞,万点降落”的未来图景筑牢技术根基。
早在2024年8月,这个系统就已在南京浦口的融合示范飞行中率先得以验证。目前,又有一批先行先试场景落地,包括在上海的市北高新园区、福建南安等交付投运,成功打造了可复制的区域级智能管控平台标杆,为后续建设省市级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同时,本届低空经济博览会上,卡斯柯还同步推出了无人机AI巡检系统,集成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可开展全时全域的高精度自动化巡检,自动识别设备故障、环境异常等隐患,准确率超90%。目前,这套巡检系统已应用在河南滑县的铁路专用线、无锡地铁保护区等项目,推动轨交运维从“故障修”向“状态修”升级。在此基础上,卡斯柯还进一步将其拓展至河道巡检、防洪排涝、工程检测、玻璃幕墙维护等。以市北高新的低空综合示范点为例,该系统以无人机AI巡检高效替代人工开展河道巡查、玻璃幕墙巡检等,通过视频流与数据流融合分析,能够识别等多种隐患,大幅提升运维效率。
低空经济的机遇窗口正在徐徐打开。对此,卡斯柯相关负责人透露,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围绕起降场管控等进行创新,打通空域管控节点与地面客货运枢纽,并持续拓展智能巡检在政务、警务、消防等公共服务场景,助力构建空地协同的智能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。
什么是配资公司,正规配资公司,证券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